联系我们   |  中国科学院   |  设为首页
当前位置:首页 > 通知公告
【科学网】说说“金豆娘娘”的故事
作者: 来源 :科学网 时间:2021-03-12 字体<     >

李艳华

  1966年出生于黑龙江省海伦市,民盟成员,正高级工程师。1991年开始从事大豆育种工作,先后育有10余个东生系列大豆品种并成功转化,获得转让资金近2310万元。在东北地区第三、第四积温带累计推广应用面积超5000万亩,增产大豆超20亿斤,为地方增加经济效益多达40亿元。

  “金豆娘娘”是农民的好帮手

  在黑龙江省海伦市,提到李艳华没有几个人知道,但提到“金豆娘娘”,几乎是家喻户晓。

  初夏的试验田里,大豆植株生机盎然,试验区布满了她的足迹。她经常起早趟着露水在地里授粉,中午顶着烈日在地里调查,傍晚忍着蚊虫叮咬还在地里去雄。她经常忘记时间、劳累,甚至饥渴,痴迷地在地里调查、记录、选种。

  熟悉李艳华的人评价她是农民的科技“好帮手”、科技扶贫的“践行者”,她还是中国科学院东北地理与农业生态研究所正高级工程师。

  “一个研究员跟田间劳作的农民之间的距离有多远?一位育种专家的科研成果对农民增收致富的帮助有多大?一名科技人员对农村、对农民的情怀有多深?”在广袤的黑土地上,在广大农民的心里,李艳华不忘初心、心系农民、扎根黑土的感人事迹对此作了最好的诠释。

  除了繁重的科研工作,作为本区域知名农业专家,李艳华专门组建的微信群,每年都接到成千上万农民和企业家的咨询,只要是力所能及的,她都一一解答。

  一次,一位农民自家种的40多公顷大豆出了问题,打电话给李艳华,希望她能到地里做技术鉴定。李艳华乘坐了3个多小时的汽车,途中由于路况差,只好改坐四轮拖拉机,一路颠簸,一个多钟头才赶到目的地。已经疲惫不堪的李艳华,马不停蹄地开展了三个多小时的实地调查。情况搞明白,原来是购买的种子不纯,导致了出苗不齐不壮。这位农民激动地说:“李老师,你不愧是我们农民的金豆娘娘!”

  从此,老百姓都知道松嫩平原上有个替庄稼人排忧解困的金豆娘娘。

  论文写在大地上 课堂办在农田里

  “我之所以坚持近30年服务辽阔的黑土地,动因是我本人的‘初心’。” 李艳华说,自己学的是农学,“学农、爱农”已经融入了血脉,能把论文写在大地上才是农业科研人员的最大价值。

  李艳华与农业有不解之缘。她生在农村长在农村,读的是东北农业大学,工作在中科院东北地理与农业生态研究所,她的人生始终与“农”字紧紧相连。她致力于大豆育种研究,30年来,把最宝贵的年华都献给了这片寒区黑土地。

  有人评价李艳华是将论文写在大地、将课堂办在田间。开展大豆新技术培训似乎已经成为李艳华的本职工作,她说一个科研人员不但要有高深的专业知识,还要有超强的科普能力。

  几年来,她通过农民夜校、科普之冬、田间短训等方式,累计开办实用技术培训班上百期,培训数千人次。累计为贫困户免费发放种子1060公斤、消毒药580公斤、病虫害防治面积6300亩,为贫困户节约生产成本136000元。

  此外,熟悉李艳华的人都知道,多年来,她还一直默默资助贫困学生。几年来,李艳华共计资助贫困生11名,有的贫困学生在她的资助下已经大学毕业参加工作。

  累累硕果造福地方百姓

  近年来,黑龙江省政府将“东生1号”“东生7号”大豆品种列为第三积温带主推品种。2019年“东生7号”被黑龙江省农业农村厅评选为“大品种优质奖”。

  作为全国粮食主产区,黑龙江省2017年把种植结构调整作为农业供给侧结构性改革的重点,规划新增调减籽粒玉米面积1000万亩,增加优质食用大豆种植面积。这对东生系列大豆品种的培育者李艳华来说既是一次机遇,也是对她20多年大豆育种成果的认可。

  在黑龙江省农业科技圈的知名,在于李艳华科研成果的转化率高。她培育的10余个东生系列大豆品种已经全部实现市场转化,获得品种转让资金2310万元。这些品种在黑龙江省累计推广面积超过5000万亩,增产大豆20亿斤,为农民增加效益多达40亿元。2019年李艳华又有两个东生系列新品种通过黑龙江省初步审定即将推广应用。

  2019年“三八”妇女节前夕, “金豆娘娘”李艳华被中华全国妇女联合会授予“全国巾帼建功标兵”荣誉称号,同时被中国女科技工作者协会授予“2018年度女科技工作者社会服务奖”称号。基于李艳华为黑龙江省农业经济做出的重要贡献,她被评为黑龙江省2018年度“感动龙江”人物、黑龙江省首届“龙江最美科技工作者”以及黑龙江“70年70人”,成为黑龙江省优秀女性科技工作者的代表。

相关附件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