联系我们   |  中国科学院   |  设为首页
当前位置:首页 > 图片新闻
“中国科学院大豆分子设计育种重点实验室”暨“作物分子设计育种国家地方联合工程研究中心”学术委员会2022年会成功召开
作者: 来源 : 时间:2022-09-14 字体<     >
  8月26日,“中国科学院大豆分子设计育种重点实验室”暨“作物分子设计育种国家地方联合工程研究中心”学术委员会2022年度会议成功召开。学术委员会主任薛勇彪研究员主持了会议,种康院士、钱前院士、陈凡研究员、傅向东研究员、刘宝辉研究员、左建儒研究员、张大兵教授、喻德跃研究员、刘宝教授,东北地理所副所长武海涛、科研计划处负责人李禄军研究员及东北地理所大豆分子设计育种重点实验室各学科组组长、科研骨干、学生等50余人参加了会议。本次会议通过线上与线下相结合的形式召开,线下同时设置长春所区和哈尔滨所区两个会场。 

  武海涛首先代表研究所诚挚感谢各位委员对实验室工作的支持,并表示研究所将全力支持实验室的工作。报告会上,冯献忠研究员总结汇报了 “大豆分子设计育种重点实验室”与“作物分子设计育种国家地方联合工程研究中心” 2021年度的工作。方军研究员、张恒友研究员和翟红副研究员分别做了题为 “水稻抽穗期分子机制及育种利用”、“大豆高蛋白主要控制基因POWR1的鉴定和分析”和“E1-GmMDEs-GmFT2a/5a-Dt1分子模块调控大豆光周期及株型的分子机制研究”的 工作进展汇报。 

  重点实验室学术委员会专家分别对实验室各项工作进行了质询和指导,对实验室工作给予了充分的肯定,认为过去一年里实验室立足东北地区,在实验室平台建设、基础理论研究、品种培育、人才引进、人才培养等方面取得了重大进展,实验室已进入一个良性循环的发展阶段。学术委员会对于实验室下一步工作提出指导建议。首先,要求实验室要对标国家战略需求,聚焦解决国家种业发展的“卡脖子”问题,重点考虑培育广适性大豆品种,扩大高产大豆品种的种植范围,以解国家燃眉之急,为国家的粮食安全保驾护航;积极谋划建设“东北主粮作物生物育种国家实验室”,充分发挥中科院在构建国家战略科技力量中的作用。其次,实验室要以打造我国东北地区农业现代化发展新模式为今后的重要任务,以培育适合新型耕作模式的东北主粮作物先导品种为主要抓手,加强适合米豆套种、米豆轮作、高附加值主要作物品种培育;积极参与 “黑土粮仓”工程,在黑土地“良田”上以“良种”带动“良法” “良机”实施,为解决好 “用好” “养好”黑土地的问题提供集成应用的创新成果。第三,要遵循农业科学规律,面向国际前沿,加强基础研究,久久为功,加大人才引进的力度,考虑高水平领军人才的柔性引进,增加实验室的科研整体实力。加强对现有人才的培养和团队建设,尤其是高层次人才培养上下功夫,使实验室拥有一支可持续发展的科研梯队。 第四,要加强学术交流,强化国际交流合作和全国范围内的学术交流,加强长春和哈尔滨园区的学习交流。针对生产上的主要科学问题,通过专题研讨的方式,与国内各科研机构的进行学术交流,聚集全国的智慧,攻破生产上的难题。 

  本次会议的召开为实验室今后的工作做出了明确的指导,指明了实验室未来的发展方向。 

相关附件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