联系我们   |  中国科学院   |  设为首页
当前位置:首页 > 图片新闻
利用重离子束(C)辐照诱变技术创制东北粳稻、大豆新种质取得重要突破
作者:盐渍土生态与改良学科组 来源 :中科院大豆分子设计育种重点实验室 时间:2017-08-31 字体<     >

2017年8月27日上午,“重离子束(C)辐照诱变东北粳稻、大豆突变体库构建”现场观摩会在东北地理所成功召开。来自中国科学院科技促进发展局、中国科学院近代物理研究所、中国科学院长春分院及浙江大学、沈阳农业大学、吉林农业科技学院、吉林省科技厅、吉林省农业科学院、通化市农业科学研究院等单位的领导和专家30余人参加了此次观摩会。东北地理所副所长李秀军研究员、所长助理兼科研处处长姜明研究员及科研处王明全助理等全程陪同。

与会领导及专家首先参观了重离子束(C)辐照诱变东北粳稻M5代育种试验田。项目负责人杨福研究员现场简要介绍了利用重离子束(C)辐照诱变东北粳稻的技术要点及各世代的选育经过,并重点介绍了丰富多彩的后代变异材料类型。与会人员对该技术创造出如此多的、且性状优良的突变体后代材料惊叹不已。参观后,项目负责人杨福研究员和张秋英研究员进行了详细的工作汇报。

据杨福研究员介绍,从2013年开始我所与中国科学院近代物理研究所紧密合作,优势互补,利用兰州重离子加速器国家实验室的大科学装置,在国内率先开展了重离子束(C)辐照东北粳稻、大豆的诱变育种工作。2013年春选用重离子束(C)辐照水稻品种通禾899种子,当年种植成M1代。2014年将M1收获种子单本种植成M2代,秋季按照变异性状如生育期、株高、穗型、粒型、粒重等选拔了78个变异株,突变频率达5.7%,远高于其它诱变育种技术。经过M3、M4代的连续种植及选择,到2017年的M5代已经得到778份变异材料,其中大部分材料基本稳定。这些材料优良性状丰富,多数符合育种目标,现已选出突变优良品系东稻154、东稻131和东稻59参加了吉林省水稻新品种区域试验。778份变异材料中还有17%的材料正在发生不同程度的分离,秋季田间决选,预计下一年变异后代材料将达到2000份以上,这将为创制优异东北粳稻新种质及培育水稻新品种打下了坚实的物质基础。同时,杨福研究员还就重离子束辐照受体品种的选择、辐照剂量、后代群体种植比例、后代变异材料持续疯狂分离等方面做了一些分析和讨论。最后,杨福研究员建议建立“东北粳稻、大豆重离子束诱变育种基地”,整合学科优势,联合攻关,从分子生物学、基因组学、表观遗传学等方面加强诱变机理研究;从育种角度,大量的后代材料要进行稻瘟病、品质等精准鉴定,争取项目资金支持。随后,张秋英研究员就重离子束(C)辐照诱变东北大豆取得的研究进展也做了详细的汇报。

 

两位研究员汇报后,与会领导、专家进行了深入的讨论。院科发局农办常务副主任唐炜对我所利用重离子束辐照技术创制大量有价值的东北粳稻资源表示祝贺,指出,近代物理研究所与东北地理与生态研究所优势互补,充分利用科学院内大型仪器平台,开展学科交叉研究,是中国科学院十分提倡认可的一种合作模式,给全院提供了很好的合作共赢范例。随后,近代物理研究所生物物理研究室主任李文建研究员、浙江大学舒庆尧教授、长春分院副院长刘晓冰研究员等相继发言,一致认为高能重离子束辐照技术开辟了一条有效的东北粳稻、大豆种质创新及品种改良新的诱变育种方法,应用前景广泛。同时建议要尽快争取项目资金支持,进一步开展其它重离子束如O、Fe、Ar辐照技术的研究,大力加强重离子束诱变机理研究,对大量后代诱变材料加速进行精准鉴定,为早出快出品种打好坚实基础。

 

所长助理、科研处处长姜明研究员主持汇报会,副所长李秀军研究员代表研究所对前来参加会议的领导及专家表示欢迎和感谢。

会议期间,合作单位中国科学院近代物理研究所的领导和专家及长春分院的领导在我所哈尔滨园区张秋英研究员的大豆重离子束诱变育种试验田进行了现场参观指导。

该研究得到“十三五”国家重点研发计划“主要农作物诱变育种(2016YFD0102103)”重点专项的支持。

 

相关附件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