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2020年11月12日 9:00-12:00 地点:长春综合楼五楼会议室(哈区视频) 来自广州大学的董志诚教授、中国科技大学的刘承武教授、华东师范大学的晏军教授、东北林业大学的李立新教授和中国科学院分子植物科学卓越创新中心的罗江虹副研究员以“植物发育”为主题开展系列学术报告。欢迎感兴趣的同事和同学参加!
董志诚教授,广州大学分子遗传与进化创新研究中心副主任。主要从事植物基因表达调控及豆科植物发育的研究,包括植物新生链RNA合成调控,在体外重组植物microRNA的加工过程,DNA甲基化/组蛋白甲基化与小RNA互作关系和豆科花模式建成等。工作发表于Nature Plants、PNAS和Plant Physiology等国际权威期刊。曾担任Caister Academic出版社出版物《Transcriptomics and RNA-Seq》特邀主编;Nature Plants、Molecular Plant、Plant Physiology和Journal of Integrative Plant Biology等期刊审稿人。 刘承武教授,中国科学技术大学生命科学学院特任研究员。从事植物-微生物共生的细胞和分子机理相关研究。主要研究成果发表于Nature Communications、Plant Cell和Plant Physiology等期刊,广受同行专家关注和好评,其中infectome相关研究成果为ESI高被引论文、侵染复合体infectosome相关发现被认为“开辟了研究和理解根瘤菌侵染线发育机制的新领域”。 晏军教授,获华东师范大学“双百人才计划”和上海市“浦江人才计划”支持,目前同时担任上海植物生理与植物分子生物学学会理事以及中国植物生理与植物分子生物学学会理事。研究方向包括环境因子(干旱、寒冷和盐害等)和植物互作过程中,非编码RNA(miRNA, LncRNA等)的功能和代谢机理探究,豆科植物(大豆和百脉根)非编码RNA的功能探究,植物小分子RNA生物技术及应用。担任Plant Biotechnology Journal、Frontiers in Plant Science和BMC Plant Biology等期刊审稿人 李立新教授,就职于东北林业大学。主要以蒙古柳、藜麦、拟南芥、水稻等为实验材料,利用细胞生物学、分子生物学、遗传学、生化学、组学等手段,研究逆境条件下植物如何通过调控植物细胞的物质运输途径和代谢途径来调节植物的生长发育,从而形成对逆境的适应性。同时,还开展胁迫条件下微生物与植物的互作研究,揭示植物对促生微生物的应答机制和有益微生物的促生机制。研究成果发表在PNAS、Plant Cell、Molecular Plant、Plant Journal和Frontiers in Plant Sciences等高水平期刊上。主持多项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和省部级项目。 罗江虹副研究员,就职于中国科学院分子植物科学卓越创新中心。研究方向为水稻发育调控基因、产量相关基因克隆及分子机制的研究,水稻人工选择基因的克隆及分子机制的研究。研究成果发表在Nature Genet、Molecular Plant和Plant cell等高水平期刊上。
大豆分子设计育种重点实验室 |